查看原文
其他

云阅读|2017级文博班开展线上读书会活动

云读书的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21-11-07

线上读书计划


活动内容:读书分享会

具体书目:

《新唐书·百官志》(刘政秀)

《南宋的农村经济》(刘燕珊)

《博物馆社会学》(付晓轩)

《名山》(张穆之)  

《灵魂不能下跪 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刘志鑫)

《博物馆十二讲》(陈曼宁)

《礼仪中的美术》(余沁)

举行时间:  2020年3月15日下午

活动目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预设专业方向读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学习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知识互补,拓宽思维。

活动前期准备: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负责人,第一次由余沁同学担任。其他成员提前一天向负责人提供发言要点。

活动过程:轮流进行发言,之后讨论互动。负责人记录有效发言。



此次读书会,大家都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对阅读书目的内容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政秀:
本次读书会刘政秀同学分享的是阅读《新唐书·百官志》后的体会,在本书以外,她还结合阅读了赖瑞和先生的“唐代文官三部曲”、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以及各种墓志铭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学习。
通过刘政秀同学的分享,我们了解了唐代官制演变中非常重要的职事官的两大变化,使职化和阶官化,并且学到了如何快速地从唐人的冗长结衔中,解析这个人的官历和职称。以往在阅读史籍时,我们往往看到冗长的结衔和古人升迁调转的经历时,都会草草而过,但其实在他的官历中,我们可以读到这个人的一生,他是官运亨通还是碌碌无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信息本次的分享也让大家学习到在唐人结衔中解密古人人生的乐趣,加深了大家对官制研究的兴趣。



张穆之:
本次读书会张穆之同学阅读的是《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一书。
这本书对1949年之前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了全景式、情境式和思想史式的研究和写作。在追溯博物馆诸多要素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中,本书提出馆藏和陈列是基础,教育是核心,认知和表达是最终驱动的观点,因此在方法论上提出以物质文化视角作为观察博物馆史的入口,在思想史高度认识博物馆的改进。中国早期博物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有从旧到新的改造过程;不仅有域外观念和实践的移植,而且有自身独特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因此,本书大体依照相对年代脉络和类别区分,梳理了殖民主义、国家主义、帝室和国立、地方综合、专门等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中国早期博物馆因此呈现出多元而不是一脉特征。
在读书会讨论环节中,张穆之主要向大家分享了这本书“权舆”一章的内容分为“暗流化处理的背后”“前博物馆时代的片羽极光”“最早:黑暗中的沧海遗珠”“多视角”“拜季直”“多元格局”六个部分,分享了她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使大家对博物馆早期发展史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更多的批判性思考。









陈曼宁:
本次读书会陈曼宁同学阅读的是《博物馆十二讲》一书。此书对博物馆之源流与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依据博物馆定位建立展览体系的思路,归纳整理出10种博物馆展览之模式和类型,探索了博物馆藏品的登记著录方式,总结并撰写了《展览大纲》,以及在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新思路等内容。
陈曼宁指出当前我国许多博物馆建设基本呈现两个独立的阶段,即建筑设计与展示陈列设计完全分开这样造成博物馆在建筑设计时不考虑本馆现状,没有针对性;只注重外观,忽略展览功能需求;落成的博物馆建筑由于功能分区考虑不完善、路线规划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不能完全满足展示陈列的要求等不合理的现象。她认为设计应采取合力的态度,依据主题展示陈列大纲的要求来深化博物馆空间的设计,依据展品这一母体,以突出特色为原则来确定整体效果;在建筑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特点、展示陈列要求,对博物馆空间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等做出合理规划;在内部展示设计时,展示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特点,将展示陈列作为博物馆建筑风格及元素的延伸和二次创作,实现博物馆设计的一体化,力争得到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
同时她还提到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与修建,应彰显艺术审美的品味。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其设计出自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手。该建筑在形式上体现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用现代几何形亭台楼阁形成空间序列,造成一种室外庭院空间的感觉。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谐适度设计原则,把中国人传统的含蓄心境与周边环境相契合,成为一座既生动体现了苏州传统庭院式园林建筑风格,又具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付晓轩:
付晓轩同学介绍的是《博物馆社会学(Museum Sociology)——以社会文化理论对博物馆的考察》,这本书是台湾学者廖世璋博士所写的,是一本基于社会学理论对台湾本土及世界各国博物馆进行考察和分析的专著。现在西方的学术界对于博物馆社会学的研究较多,但目前中文学术界只有廖世璋所著《博物馆社会学》一书,它是将博物馆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视角之下,结合具体的博物馆案例进行分析,对当代博物馆的发展提出批判性思考。
她首先介绍关于本书的研究动机和目的,之后主要介绍并解释了本书的理论基础——何为博物馆社会学;并对“文化公民权”和“社会统理性”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这本书是由很多博物馆热点议题所建构而成的,付晓轩选择了关于博物馆经济的异化议题和大家交流。她介绍了作者提出的四项博物馆经济异化现象:非营利场所变成盈利场所、博物馆经营组织的异化、知识生产的异化、物件展示的异化。她认为在博物馆逐渐被经济异化的过程中,博物馆自身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消费文化,出现了参观者通过参观、消费这一系列活动来展示自己想要展示出的特定社会阶层、消费品位和具有某种欣赏格调的现象:是否看得懂展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什么展览”;进而,前往博物馆进行拍照打卡、在社交平台上贴图分享则取代阅读文本、观察实物藏品等行为,成为新的博物馆“参观方式”。反过来,博物馆方为吸引更多参观者,便会在策划展览的过程中迎合与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强调视觉冲击和新奇感,以满足参观快感为导向,甚至忽略展览本身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









刘志鑫:
刘志鑫同学分享的是《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文集》。该文集主要分为五编,分别是论抢救与保护、论文化困境、论城市文明、民间审美、田野经验。
他谈到民间文化是一种地域共性文化,一种集体文化,地域范围最广的就是一个民族,所以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的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也代表了民族的情感与个性。而精英和典籍文化保留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民间文化流逝速度非常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传承人,所以应该抢救第一。承载民间文化最多的遗产类型就是古村落。冯先生提到对于古村落及古建筑破坏最彻底的就是80年代的城市改造,为学习西方城市的规划性破坏;而现在就是新农村建设对于古村落的破坏,要注重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现在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最严重的就是保护性破坏,保护过度且方法不当就是破坏,尤其对文物造成的不可逆的破坏。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了解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宣扬文化自信。









刘燕珊:
这次读书分享会刘燕珊同学分享的是《南宋农村经济》的第一章——南宋农村的户口概况。
首先,刘燕珊通过列举大量书中的数据,向我们说明南宋坊郭乡村户数及其比例因地区、时代的不同而差异甚大。接着她谈到了户籍问题,依据是否缴纳常赋,宋代的户籍将住户划分为主户与常户,由此引申,以有无常户为标准,根据经济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官户、上户、下户与客户。总体来说,南宋农村户口的社会机构是属于金字塔状形态,贫困者多富足者少。最后她和我们探讨的是南宋户口数少的问题。宋代每户平均口数比历代少,仅有一人多或两人多,南宋官方户口记载,大部分都分为户、口两项,也有一小部分分为户、丁两项(丁又有分为丁和不成丁)。她介绍了书中提到的南宋户口少的几种解释:漏口说、诡户说和丁口说,并对每一种解释做了说明和分析,让我们对宋代农村户口概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知。









余沁:
本次读书会余沁同学阅读的书目是《礼仪中的美术》,该书选译了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31篇论文。这些论文围绕“礼仪美术”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运用了大量的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拓展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余沁同学主要分享的是书中《汉代道教美术初探》这一章节。她谈到中国美术史在汉代的重要发展是创造了一大批与神仙信仰有关的象征符号,包括仙人、仙境、仙草、仙兽等等。从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画像、满城汉墓出土的大量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艺术创造过程与当时“方仙道”流行的过程完全符合。其次,对“仙山”的表现是西汉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发展,其形象大致可分为东方仙山和西方昆仑两大系统。公元前2世纪开始流行的博山炉明显就是海中仙山的形象,很有可能是蓬莱;但到了东汉,蓬莱的形象甚是有限,昆仑图像则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两大仙山图像系统的消长也反映了汉代神仙信仰内部的变化。昆仑图像和西王母图像结合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西王母在两汉之际至东汉初经历了一个从个人成仙之象征向集体偶像崇拜之偶像的转变。







组内每位成员的讲解都十分精彩,在经过讨论和交流后大家收获颇丰——

刘政秀:

本次读书会中其他同学的发言也让我受益匪浅,展现出各人对所读书目的看法和感想。

余沁同学对《礼仪中的美术》中汉代道教美术部分的讲解加深了我对汉代神仙思想及早期道教艺术风格的理解,通过西王母和东王公人物的出现演变,使我延伸思考了早期自由的神仙形象创造到后期阴阳思想和汉代儒学结合后,产生的阴阳男女东西对应的变化。

刘志鑫同学的《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报告,简要概括了冯骥才先生对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对文遗保护和古村落何去何从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刘燕珊同学对《南宋农村经济》一书的介绍,采用数据罗列的方式,对南宋农村户口、土地、赋税等经济活动作了阐释,讲述了当时的经济财政状态和农村经济活动。

张穆之同学讲述的《名山》,以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对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管理和对观众的关怀上进行了新角度理解,体现了在新时代下博物馆人对如何构建新型博物馆,如何使得博物馆理念和藏品信息更好地传达给观众的探索。

付晓轩同学的《博物馆社会学》使我们看到台湾地区对博物馆学的理解,以及对大陆博物馆建设的借鉴方面,对此可以产生出更深的思考。

陈曼宁同学分享的《博物馆十二讲》对博物馆之源流与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依据博物馆定位建立展览体系的思路,归纳整理出展览之模式和类型,探索了博物馆藏品的登记著录方式以及在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新思路等内容,加深了我对博物馆学的学习理解。


张穆之:

读书会中其他同学的发言也对我产生了很深刻的启发。

刘燕珊同学的《南宋农村经济》一书内容中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对南宋时期农村户口的各项活动进行研究,使我耳目一新。

付晓轩同学选择的《博物馆社会学》是第一本博物馆社会学著作,其将博物馆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视角之下,把博物馆看作社会现象,结合具体的博物馆案例分析,对当代博物馆的发展提出批判性思考,提出对博物馆反身性的“博物馆社会运动”的呼吁。

陈曼宁同学分享的《博物馆十二讲》方面内容对博物馆的源流发展进行了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博物馆已超越收藏、研究与展示等功能,开始向沟通、经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与参观者建立互动关系等目标迈进。多元化的使命仿佛让博物馆从让人膜拜的知识殿堂变成了无穷奥秘的大千世界,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刘志鑫同学分享了《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讨论了对于古村落何去何从的遗址保护的重要问题,同时在这一环节,我们结合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参观经历,对目前大热的生态博物馆话题进行了讨论。

余沁同学的《礼仪中的美术》部分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汉代道教美术风格变化,通过对东王公与西王母的阴阳主神人格化形象的探讨,我们对汉代丧葬观念有了新的研究。

通过本次读书会,我向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也认识到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希望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携手共进。


陈曼宁:

通过这次读书会,我收获了很多。如刘政秀同学的《新唐书·百官志》,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使职的方方面面,“因事而立,因事而名”,没有固定的品阶和俸禄。以往我们在史籍中看到冗长的官历往往草草而过,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结衔等读到这个人的一生,他是官运亨通还是碌碌无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信息。

读书本身是一件输入的过程,但输出也同样重要,输出的学习方式比输入的效率更高,当我们能够将所看到的书以各种方式去输出,本身就完成了一次知识的升华。通过读书会,我们分享知识,分享情感,分享不同领域的书籍。交流与讨论开拓我们的视野,吸取同伴的读书经验与读书技巧,从而得到自我提升,使读书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任务。


付晓轩:

在本次读书会中,一共有七位同学参加,其他六位的读书心得让我受益匪浅,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给予我一些启发思考。

余沁同学分享的是《礼仪中的美术》这本书,主要是关于汉代道教美术的探讨,此书给我的启发是作者对于物品的分析不是孤立的,而是将其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考察——艺术品的创作动因、社会环境、礼仪功能以及观者反应的考察。

刘志鑫同学与我们分享的是《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此书展示了作者对当代文化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蕴含了很多关于生命、信仰、思考的意义,刘同学也在读书会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

刘燕珊和刘政秀选的是历史学相关书籍。刘燕珊同学是关于《南宋的农村经济》的读后感,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全书从户口状况、土地分配、租佃制度、农家劳力与资本以及农产市场与价格等经济活动的各个侧面,阐释南宋农村贫富不均状态下政府与富家协调经济的各种努力及其成效,立意新颖。刘政秀同学分享的是《新唐书·百官志》,此书是研究有唐一代职官制度的重要文献,从政秀同学关于职官制度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热忱和认真。

张穆之同学分享了徐坚教授的《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让我看到了作者以平等的视角观察各种类型的多元化的博物馆群体,试图从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层面来重构博物馆历史,是关于博物馆史不可多得的佳作。

读书会可以使多元思想互相碰撞交流,擦出绚烂的花火,每种思想的组合,便构成了一种新的思想。因此,参与读书会可以说是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从不同角度最快提炼关于一些书籍的精髓,使我有一些震撼,也给了我一些启迪。


刘志鑫:

这次读书会共有七位同学参与分享,余沁同学分享了《礼仪中的美术》,巫鸿先生对中国礼仪、美术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余沁同学以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汉代道教美术的演变过程,通过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升仙图以及另一幅壁画,比较分析了人们对于道教文化在墓葬文化中的融合,再结合《黄泉下的美术》一书就能对中国美术艺术有大概的了解以及不一样的感触。

付晓轩同学分享的是《博物馆社会学——以社会文化理论对博物馆的考察》,主要体会到了博物馆是一个社会的产物,所以博物馆的群体就涉及各个阶层的群体。还有一点就是博物馆的异化,非营利场所变成盈利场所、博物馆经营组织的异化、知识生产的异化、物件展示的异化。出现了这四种异化的现象,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博物馆泛化现象,这都是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通过同学的分享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刘政秀同学分享了《新唐书·百官志》,主要介绍了唐朝职官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如何在阅读典籍中熟练地把握唐朝官员的本职官,从而避免被一堆冗长的头衔绕晕,从时代变迁看阶官与使职官在品阶与俸禄之间的关系。

刘燕珊同学分享的《南宋的农村经济》,非常具有难度,第一讲了户口的问题,第二讲了纳赋的问题,第三讲了户口多少的问题,经济史涉及非常多的数据,涉及古今的单位换算,看到了南宋对比前代的变化。

陈曼宁同学分享了《博物馆十二讲》,同学既有对博物馆源流与历史的全面梳理,提出了依据博物馆定位建立展览体系的思路,归纳整理出10种博物馆展览之模式和类型,探索了博物馆藏品的登记著录方式;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能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知识之美,体会博物馆动人心弦的魅力之所在,探知博物馆背后的理念,享受“发现”的愉悦。

张穆之同学分享的《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一书是浩浩汤汤收录了丰富材料又不乏细腻笔触的专业著作。全书专题性地论述了中国博物馆在发展早期阶段的种种议题,其中包括中国博物馆的中西二元溯源及“最早”线索、早期作为外来观念的博物馆的本土化、早期博物馆表达的多元化、建设国家博物馆的最初探索、早期都会性质博物馆的尝试、博物馆与民众教育及教育思潮的结合、博物馆与考古学的公共性、近代科教领域的博物馆、早期博物馆发展所体现的新博物馆学运动精神成分、博物馆学著作的源流及初步发展辨析等。

在读书会分享中学到了很多,会有新的想法,一句话就启发了新点子,收获非常大。


刘燕珊:

这次读书会我感受最深的是刘政秀同学的发言,她讲的内容是《新唐书·百官志》。

在此之前我对于使职、本官、散阶、勋官和爵位认识不清,通过举例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杜牧《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銘並序》、《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中的名偕,认真具体分析各种部分,让与会者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使职哪些是勋官,对我将来的学术研究非常有意义。

她提到的职官的阶官化和职官的使职化,以我的理解来看,前者指的是经过科举考试拜官在中央官职位上,但实际上被临时派遣从事其他事情,俸禄按照职官标准分发;而使职是一种无官品、有实职的官位,俸禄按照其实职官位标准分发。刘政秀同学演讲条理清晰,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读书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缺乏创新学术精神,对数据把握不够准确,这都是我未来学术道路的垫脚石。





推荐阅读

“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
知史明辨,暖“心”战疫 ——历史文化学院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
“云”评展|我校教育博物馆全景虚拟馆评展会议成功召开
再登央视|我院王双怀、于赓哲教授持续解读《官渡之战》第二集
再登央视|我院教授王双怀、于赓哲老师深入解读历史纪录片《官渡之战》


图文来源/2017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班

责任编辑/李晓曼

审核/李霄倩

指导老师/王度越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在看再走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